中国美国将在瑞士就贸易问题进行磋商

特朗普政府于5月6日晚(北京时间7日上午)宣布,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格里尔本周将访问瑞士,就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问题进行磋商。这将是中美在相互加征关税后首次正式举行磋商。

外界关注此次会谈是否能够为缓解双方不断升级的报复措施带来转机。

据美国财政部透露,贝森特将于5月8日起访问瑞士并会晤中方代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宣布,格里尔将在本周后半段访问瑞士日内瓦,与中方就“贸易问题进行磋商”。

中国外交部也于5月7日宣布,主管经济政策的副总理何立峰将于9日至12日访问瑞士,并与贝森特进行会谈。

贝森特在6日晚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时透露,将于10日和11日与中方举行会谈。他表示:“这将是缓和紧张局势的会谈”,并预计双方将就今后的磋商议题达成共识。

贝森特还表示,“并不希望在像纺织品这样的(非战略)领域与中国脱钩。希望脱钩的是战略性产业领域”,并列举了钢铁、医药品和半导体等行业。

中国商务部在发言人谈话中表示:“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同时强调“任何对话谈判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开展”,并且表示“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美国方面在启动一系列“特朗普关税”后,对中国施压要求其参与磋商。而中方则表示出在美国不取消相关关税前不接受磋商的姿态,双方对峙一直持续到4月底。

直到5月初,双方才开始展现出愿意磋商的态度。美国国务卿鲁比奥5月1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美中有望很快开始磋商,随后的2日,中国商务部首次表示与美方接触。

促使中美开启磋商的背景,是超过100%的关税对两国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的冲击日益严峻,不容忽视。

美国医药与医疗器械大型企业强生公司预计,由于中国方面的报复性关税,其年度成本将增加4亿美元。美国空调设备大厂霍尼韦尔也面临高达5亿美元的额外开支。

消费者也开始承受压力。美国玩具大型企业美泰表示,由于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问题,公司将进行涨价。

此外,特朗普政府从5月2日起取消了对从中国大陆和香港进口价格在800美元以下的小额货物的关税豁免,也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美国消费者过去通过中国电商平台“Temu”和“Shein”等以低价购买服装等商品,但目前来自中国的发货已经暂停。

中方也难以全身而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受关税影响,202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下调1.3个百分点,高于美国的0.4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三个月来再次跌破荣枯线50,反映出受“特朗普关税”影响,不确定性上升,企业开始减少生产和接单。

贝森特曾表示,中美互征高关税的状态“本质上是一种禁运”,并在5月6日的采访中再次强调“这是不可持续的”。

在市场压力持续的背景下,能否通过迅速推进部长级磋商,尽早实现两国领导人就停止贸易战达成共识,成为今后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