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市场为舞台的“关税交易”迎来了出人意料的结局。原因是美国政府7月30日公布的关税细则。作为核心交易品类的精炼铜(铜锭)未被列入征税对象名单,对价格的影响被认为十分轻微。美国国内价格与英国伦敦国际价格之间的差距也消失。对冲基金原本预判铜价会进一步上涨并增加了多头持仓,如今却被美国总统特朗普釜底抽薪。
美国政府7月30日宣布,对进口铜管及铜板等半成品统一征收50%的关税。美国已于2月预告对铜征收关税。市场关注的是,尚未加工成产品的原材料——精炼铜未被纳入征税对象。美国国内消费的精炼铜有4成以上依赖进口。由于精炼铜不在征税对象之列,对美国国内进口商和加工企业的影响较小。
“精炼铜不在征税对象之列完全出乎意料”,瑞穗银行总监野村一智如此表示。特朗普将精炼铜排除在征税对象之外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有可能是考虑到了将铜加工成电线或铜制品的企业。
作为美国精炼铜交易指标的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价格暴跌。7月30日,主力合约一度较前一日下跌20%至每磅4.503美元(每吨9900美元左右),向作为国际指标的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LME)3个月期货价格靠拢。此前市场已将部分关税转嫁到价格这一因素纳入考量,导致美国与全球市场出现价差,如今这一差距已迅速消失。
很可能是对冲基金等因预期将蒙受损失而进行抛售,导致了期货价格的暴跌。其原因是,这些基金原本预计美国国内铜价会进一步上涨,因而此前一直在净买入期货。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基金等非商业部门的铜净多头持仓量约为4万手,膨胀到了年初的约9倍。
国际指标与美国的价格差距开始扩大是在2025年以后。2月,特朗普签署总统令,对铜征收加征关税。7月8日,他表示将把税率提高到50%,这推动了美国铜期货价格的上涨。关税对象公布前的价格差为每吨2600美元左右。有观点认为,如果将50%的关税完全考虑进去,价格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着眼于价格差的“关税交易”也扩展到了铜现货市场。有色金融行业的交易员们将精炼铜从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地运出,运入美国。若在关税实施前后以高价卖给美国买家,可以获得一定利润。美国买家也试图在价格上涨前尽可能多地囤积库存。
可以说,瞄准套利的有色金属交易员们被特朗普“放了鸽子”。因为精炼铜不再是关税征收对象,无法以高价出售。住友商事全球研究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本间隆行表示:“考虑到美国库存急剧增加,美国的价格转向低于LME也并不奇怪”。
放眼全球铜的供需,目前仍处于供过求的状态。根据铜生产国和消费国组成的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的数据,1~5月的全球铜供需出现了27.2万吨的供应过剩。
作为铜锭最大消费国的中国经济前景依然令人担忧。从需求方面来看,“对经济敏感的铜自然会受到下行压力”(瑞穗银行的野村一智)。对那些在高价时囤积持仓和库存的玩家来说,依然面临考验。